16614
16207
12519
11001
10718
10312
10237
9697
8750
8694
8455
8406
8223
8088
7936
7820
7793
7700
7680
7679
7456
7392
7262
7230
7122
6922
6665
6657
6513
6434
學習印刷知識
學習印刷不僅需要學習行業內的專業知識,包括學習印刷的印前、印刷、后道各工序的知識點。
學習印刷行業知識,學習印刷工序知識,學習印刷色彩知識......以及把握客戶需求的更多知識。學習印刷碰到的常見問題并解決問題......
步殼印刷分析中國書籍演變發展
中國書籍的形成與發展,以書籍制度進行劃分為:
簡策制度(周代至秦漢)
卷軸制度(六朝至隋唐)
冊頁制度,其中由卷軸裝演變為冊頁形式,包括經折裝、旋風裝、蝴蝶裝、包背裝、線裝(五代至明清,有的形式至今還在沿用)
1.竹簡
竹簡沿用時間很長。漢初在孔子的舊宅發現古文字寫的尚書、禮記等幾十篇就是竹簡。一般是將大竹竿截斷劈成細竹簽,在竹簽上寫字,這根竹簽叫“簡”,把許多簡編連起來叫作“策”,簡和策是以文字的多少來定的簡寫多了就編成策(冊)因此,用竹做的書,古人稱作“簡策”?!昂啞钡谋趁鎸懮掀捌?/span>,當簡冊卷起時,文字正好顯露于外,便于人們查閱和檢索。編簡成策的方法就是用繩將簡依此編連,上下各道,再用繩子的一端,將簡扎成一束,就成為一冊書,編簡一般用麻繩。通常一策是一篇首尾完整的文字,策的開頭有兩根空白的簡,稱為贅簡,相當于現在的護頁,目的是為了保護里面的簡。二是為了有個過度的空間,舒暢之感。贅簡之后,一般每簡只寫一行,少的只有八字,多的三四十字。第一簡是篇名,篇名之后是作者姓名,然后再寫正文。寫完后從左向右卷起,成為一東。許多策常用布或帛包起,叫帙;或用口袋裝,叫囊;相當于現在的書盒。
2.版牘
古人把樹木鋸成段,剖成薄板,括平,形成二尺尺五、一尺、五寸等不同長度的規格,其寬度一般為長度的三分之一。記載在木牘上的文字,一般稱作“方”或者“版”,故后人也稱“方版”為“版牘”。版牘面積相對簡策較大,因此常用于地圖、書信等題材,所以地圖現在仍有“版圖”之稱。但是簡策也有缺點:首先是竹木很重,占地方,使用也不是很方便。其次是久了繩子易斷,產生脫簡和錯簡,很難復原,因而后來發展為縑帛的書。
3.縑帛
卷是用帛或紙做的,是書寫內容的正頁。在竹木的書盛行的同時,出現了寫在絲織品上的書,絲織品當時有帛、縑、素等名稱,所以這種書要稱為帛書、縑書、素書。當時還有人要用圖畫來說明的書,而簡很狹窄,因此就用帛來書寫。帛柔軟輕便,易于攜帶保存
4.卷軸裝
帛是很貴重的物品,這時候紙已經發明,因此就有人用便宜的紙來寫,帛就被紙代替了。和今天的中國畫軸形式相似。卷軸的抄寫方法是:依據紙的長短大小而定,寫完后,再續。然后把他們粘起來,加一根軸,卷成一束便成卷軸。卷口用簽條貼上書名。軸一般是木質的,也有工藝之分,有竹、金、珊瑚、玉軸。卷子左端卷進軸內,右端在外,為了保護它,另外用紙或絲織品粘在前面,叫鏢或包首。鏢頭再系帶子,把卷軸扎起來,鏢和帶也是很講究的。卷、軸、鏢、帶是卷軸裝的四個主要部分。
5.貝裝
經最早出現在印度,后隨佛教傳入中國,在我國西藏、云南眾多寺廟中保存了大量貝葉經文。這些佛學經典都是狹長的單頁梵文貝葉經的形式?!へ惾~是植物的葉片,經一套特殊的制作工藝制作而成,所刻寫的經文用繩子穿成冊,上下墊以板片,再用繩子捆扎而成,可保存數百年之久。受這種裝幀思想的影響,古人發明了漢文的梵夾裝”。一般將紙張書寫或雕印的經文效仿貝葉經,上下夾木板,夾板中段打兩個圓洞,用繩索兩端分別穿入洞內,將繩索結扣用木板相夾,而后以繩索、布帶捆扎。梵文是由左向右寫的,與中國自上而下的書寫方式不適應因此改為豎寫形式
6.經折裝
卷軸裝翻閱起來也有些不方便的地方,要查閱中間某一段,就要全部展開卷軸。所以有人把長卷紙反復折成幾寸寬的一折,首尾粘在木板上,稱為經折裝。經折裝書雙面抄寫,但很接近冊頁形式了。
7.旋風裝
在唐代后期,產生了旋風裝,是卷軸裝轉變成冊頁裝的過渡形式。以一條長紙作底,第一頁單面書寫,全裱于卷端,下頁依次把右端相錯貼在上頁上。展開時象龍鱗,收時象旋風,因此而得名。雖沒脫離卷軸外形,但閱讀上快很多。
8.蝴蝶裝
印刷術發明以前,書籍全是手抄,知識流傳是緩慢的。印刷術的發明對類文明做出了巨大貢獻。中國的畢昇發明活字印刷、歐洲的古登堡的活字印刷術給書籍帶來巨大的影響,冊頁形式是現代書籍主要形式。旋風裝的書久后,書頁的折疊處易斷裂,后來逐漸演變成蝴蝶裝,是一個印版就是一頁,書頁反折,使版心朝里,單口向外,并將折口都粘在一張包背的紙上,由于翻動時像蝴蝶展翅,因此而得名。
9.包背裝
由于蝴蝶裝在翻閱時常見空白頁,必須連翻兩頁才能看下去,不方便就出現了包背裝。包背裝和蝴蝶裝相反,書頁正折,版心朝外單口向里,訂好后外面加封面,連書脊包起。這種裝訂方式很像現在的平裝書籍。
10.線裝
線裝始于明代中葉(公元14世紀),盛行于清代。線裝是從包背裝發展起來的,不用整紙裹書,而是前后分開為封面和封底,不包書脊,用刀將上及書脊切齊,再在書脊處打孔,用線串牢,打孔穿線,訂好。一般有四眼釘法,也有六眼釘和八眼釘,講究的還在上下角用絲織品包角。
步殼印刷分析中國書籍演變發展
聯系我們
電話:
136-3297-5453
136-3297-3272
0755-28289502(多線)
郵箱:
Erison@book0755.com
Buke@book0755.com
添加微信
免費打樣/報價更優
2025-01-07
2025-01-07
2025-01-06
2025-01-05
2025-01-04
2025-01-03
2023-06-03
2023-06-02
2023-05-28
2023-05-26
2023-05-23
2023-05-18
2023-03-31
2023-03-29
2023-03-27
2023-03-26
2023-03-24
2023-03-23
2023-05-17
2023-05-16
2023-03-30
2023-03-21
2023-03-19
2023-03-16